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
点击次数:4748 更新时间:2019年12月05日23:17:26 打印此页 关闭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学术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前言

2019119-10日,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年会在华南师范大学行政礼堂举行。此次会议主题是“新时代行政区划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会议由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主办,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广东省地理学会、华南师范大学亚洲地理研究中心、广州地理研究所、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州建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深圳分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新蚁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斯普林格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科学出版社支持。

开幕式

9日上午,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耿建山主持了开幕式,华南师范大学陈文海副校长、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image001.jpg

华南师范大学陈文海副校长致辞

陈文海副校长代表学校向出席大会的各位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历程。他指出,行政区划既是国家行政区划的基础,也是地方政府区域治理的依据,更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大政。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空间协调与区域融合问题,有待持续关注和研究。本次大会旨在为新时代中国的行政区划管理提供多元化的学术视角,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交流、分享经验。

image003.jpg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致辞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致辞中表示: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已经成立七周年了,目前,促进会已逐步实现由行政主导协会向专业型、研究型协会转型发展。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可以规范行政区划的审批和管理,促进行政区划管理的规范化。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可在国家与地方行政区划理论和实践研究上提供重要支撑。

image005.jpg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向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我院行政区划研究能取得更好的发展,为国家与地方行政区划发展提供重要研究支撑。

随后,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诚泰宣读了新聘任的专家名单。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颁发聘书。

image007.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为各位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image009.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年会合影

大会主题报告

第一场主题报告

第一场主题报告报告人是由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报告题目是《整体推进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该报告系统总结了全球可持续发展历程,提出了可持续性学科的核心研究议题,报告认为人类将面临一个更加拥挤不堪的世界,而“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金钥匙”,地理学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学科,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的历史任务。 

image011.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傅伯杰院士做主题报告

第二场主题报告

第二场主题报告报告人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报告题目是《新时代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创新框架与思考》,该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行政区划管理应紧紧围绕“推进国家行政区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纲,处理好“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行政区划治理目标和治理途径、行政区划治理和其他治理”三大关系,应树立和坚持行政区划管理的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十大支撑任务,稳步推进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image013.jpg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毅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第三场主题报告

第三场主题报告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张可云教授,题目是《城市型政区调整与城市化的适应性研究—县级与乡级的比较》。报告提出了城市型政区与非城市型政区的界定方法,分析了城市型政区调整的四个阶段,提出度量城市型政区与城市化适应性的具体方法,并分析其具体的政策含义及对行政区划调整的指导意义,认为要积极推进县级城市政区的调整进程以使其与城市化进程相匹配。

image015.jpg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可云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四场主题报告

第四场主题报告报告人是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报告题目是《粤港澳大湾区跨境区域治理:现状、问题与展望》。该报告系统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由来,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多重边界、差序格局、尺度政治”等特征,存在“不同行政体制、不同法律司法体系、不同参与主体、不同发展理念、不同利益诉求”等难点。报告提出“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跨境共同开发、设施共享共建”等措施,提出“设立“一地、双层、三级”协调机构,推进跨境园区和跨境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积极推进行业服务标准与管理的对接,推进广域行政、助推粤港澳跨境生活圈”等政策建议。

image017.jpg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做主题报告

 

分会场报告

围绕会议主题设立了“行政区划设置与区域治理、行政区域与基层治理、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行政区划的实践经验与问题探讨”六个分会场,共计60多位学者做了学术报告。

image019.jpg

分会场一行政区划设置与区域治理

分会场一:行政区划设置与区域治理

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科学学院宋金平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曹广忠教授评议。报告包括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博士生郑婉卿《社区流动性与香港居民的身份认同》,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郑文升报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赵彪《行政区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与解决路径——以陕西省韩城市为例》,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爱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隐性区划建构与国家治理实践》,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赵亮《中国南海地名与行政区划演变研究》。


image023.jpg

分会场二行政区域与基层治理

分会场二:行政区域与基层治理

分会场由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雷军研究员主持、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副研究员虞虎副研究员评议。报告包括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雷军研究员的《新疆撤乡设镇的效应分析与若干思考》,上海交通大学许泽宁博士后的《跨行政边界供给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果评估——基于上海市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实证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虞虎副研究员的《尺度政治视角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分析——以新安江为例》,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赵逸才博士生的《中国附郭县制度的两种特殊形态》,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研究生杨宇泽的《政治与行政的双向侵替:行政区划调整中的政治-行政关系——以洋城撤市设区为例》,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陈浩然的《城市的垂直流动:广州再领域化中的人地关系重构》。

image027.jpg

分会场三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

分会场三:行政区划与空间治理

分会场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罗小龙教授主持,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李志刚院长评议。报告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生冯润东的《行政区划调整对中国城市扩张的时空效应》,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马学广教授的《城市群的空间生产与治理 : 国家空间选择论》,泰山学院旅游学院教授史卫东教授的《论山岳型遗产地管理体制创新——以泰山为例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王丰龙副教授《中国的准行政区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张立副教授的《国家治理现代化趋向下中国特色的市制体系建构—暨关于“镇设市”的讨论》,中山大学陈冰博士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级以上政区政府驻地寄治问题及其解决》。

image033.jpg

分会场四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

分会场四: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

分会场由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洪世键教授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张佰瑞副研究员评议。报告包括郑州轻工业大学张绍阳《规模扩张与效率损失:撤县设区对工业用地利用的影响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谭庆扬《手机信令大数据支撑下广州市职住空间平衡与通勤联系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望保教授《手机信令大数据支撑下广州市职住空间关系及职住关系分区》。

image035.jpg

分会场五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五:生态文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分会场由北京师范大学赵文武教授主持,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薛冰研究员评议。报告包括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冯晓明研究员的《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坝地建设的水土保持协同效应》,北京师范大学刘世梁教授的《区域人类活动的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南宁师范大学蒋卫国教授的《城乡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体系与实践探索》,中央民族大学郭泺教授的《黔东南民族村赛分布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西北师范大学鹿晨昱副教授的《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兰州大学逯承鹏研究员的《基于LCA的中国镁产业生态系统物质流分析》,华中农业大学曾晨副教授的《行政区划网络下的土地集约利用—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例》,延边大学朱卫红教授的《图们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薛冰研究员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思考》和青海师范大学陈克龙教授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监测与生态源地识别构建研究》。

image039.jpg

分会场六行政区划的实践经验与问题探讨

分会场六:行政区划的实践经验与问题探讨

分会场由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耿建山副秘书长、山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原处长石荣共同主持。来自青海省、吉林省、广西自治区、山西省、河南省、浙江省以及其他省市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行政区划调整与区域发展”主题展开。认为应实施专家论证制度,促进会有责任成立专家库,以支持新实施的行政区划管理规定。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以改革的勇气推动行政区划优化调整。

10日上午,大会第五至十一场主题报告及闭幕式于华南师范大学行政楼第一会议室举行,第五至八场报告的主持人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经济地理系主任曹广忠教授,第九至十一场报告的主持人为深圳大学管理学院马敬仁教授。

image043.jpg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经济地理系曹广忠主任做主题报告

第五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经济地理系曹广忠主任,题目是《城市—区域的行政区划与区域治理》。该报告系统梳理了城市-区域发展与区域治理的关系演变,分析了我国在都市区在空间治理方面的实践与趋势,分析了区域-治理协同任重道远及其广阔的研究前景。

image045.jpg

华南师范大学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薛刚凌院长做主题报告

第六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华南师范大学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薛刚凌院长,题目是《行政区划制度的行政法探讨》。该报告从行政法角度探讨行政区划制度,明确行政区划的功能定位及其调整对象,梳理了行政区划制度涉及的相关内容。结合《行政区划管理条例》,报告建议行政区划调整标准应从现在的成熟型转为自上而下的培育型,强调对行政区划权的监督。认为行政立法落后于行政区划发展是造成了目前区域不均衡发展的原因之一,应当进行综合性区划发展。

image047.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原处长石荣做主题报告

 

第七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原处长石荣,题目是《山西省行政区划调整的实践经验与思考》。报告分析了山西省行政区划现状和主要问题,介绍了山西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实践。认为行政区划调整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区划调整工作要有顶层设计和规划,需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引入专家团队力量,可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image049.jpg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做主题报告

第八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华林甫教授,题目是《政区研究应打破古今界限》。该报告从历史地理学视角分析政区研究,力求打破古今界限,以古鉴今,寻求政区改革方向。分析了春秋时期至今的两千五百年间的政区层级变化,提出历史上政区层级的两大循环,认为今后政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两级制。报告总结了目前学者的三种分省模式和历史上的分省经验,建议采用“省内分家式”的分省模式以划小省域。报告研究了省、县级行政区通名改革方向,最后提出当今政区研究改革方向主要是减少层级、划小省域、县级市通名改革、县城通名改革等。

赵文武.JPG

北京师范大学陆地表层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赵文武院长做主题报告

第九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北京师范大学陆地表层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赵文武院长,题目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该报告认为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的实施路径。报告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国际影响以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人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态势和展望,提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亟待创新发展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坚实学科基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深化科学实践推动学科发展,并且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image053.jpg

北京师范大学陆地表层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赵文武院长做主题报告

第九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北京师范大学陆地表层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赵文武院长,题目是《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该报告认为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生态文明的实施路径。报告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国际影响以及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阶段发展特征、人地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态势和展望,提出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亟待创新发展跨学科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为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供坚实学科基础,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深化科学实践推动学科发展,并且深化国际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王开泳.JPG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开泳副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第十一场主题报告

报告人是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王开泳副研究员,题目是《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因素、新思维与新解释》。报告系统阐述了行政区划研究的基本内涵,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政区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对行政区划的新认识与新因素。认为行政区划研究需要具备战略性、政治性、风险性、综合性和成效性等新思维,行政区划在优化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和提高空间治理效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应围绕空间治理的效率、安全、精度三维度来创新行政区划理论和方法,丰富和完善其研究理论体系。

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望保教授主持,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王开泳秘书长介绍了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的学术交流设想与下一步的安排。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进行了大会总结,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诚泰致闭幕词,并代表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对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和与会的各位领导嘉宾、专家学者表述感谢。

image057.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王开泳秘书长致辞

image059.jpg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刘云刚院长致辞

image061.jpg

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诚泰致辞

上一条: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中国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促进会2019年学术年会 (第二轮通知)